【項目回顧】西藏昌都·嘎瑪溝生態文化走廊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
(圖文來自公司內部資料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)
項目區位
嘎瑪溝生態文化走廊旅游區位于昌都縣北部、川滇藏旅游金三角,屬于 “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”的中心地帶和核心區。
該區資源豐富,擁有原始森林,雪山,溫泉,河流等自然景觀,同時也擁有原生態的田園,民俗風情等人文景觀。
沿扎曲河縱向延伸約120公里,從昌都縣城關鎮出發,依次經過日通鄉、柴維鄉,直到昌都縣東北邊緣的嘎瑪鄉,是一條文化景觀富集、反映典型的康巴地區人文地理風貌的文化走廊。
規劃范圍
包括:昌都縣北部扎曲河沿線重要旅游景區
(谷布神山藏醫藥文化旅游區、翁達崗村康巴風情體驗度假旅游區、約巴鄉原始森林觀光體驗區、嘎瑪鄉特色手工藝文化旅游區)
規劃資源點包括:面達鄉德敦寺、嘎瑪鄉民族手工村寨、嘎瑪寺、約巴原始森林、拉登寺、巴掌神山、翁達崗民族手工村寨、西熱寺、日通藏醫院、向達寺、藏醫藥文化陳列館、藏藥材種植基地和谷布神山。
規劃總面積約2478.69平方公里,規劃重點圍繞景區旅游開發,并與所涉及鄉鎮體系規劃相銜接。
總體規劃
規劃愿景:打造以“康巴風情”、“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和“藏醫藥文化”為核心品牌的藏東旅游目的地。
圖:規劃總平面圖
分區規劃
圖:項目整體功能分區示意圖
扎曲河生態文化觀光廊道
生態觀光廊道是景區景觀的主軸,也是聯系景區景觀節點的生態觀光線,廊道以扎曲河為依托,形成一條狹長的景觀帶。
建設重點:道路及道路景觀、標識系統等基礎設施,自駕車服務營地,觀光攝影休憩點等。
圖:生態廊道手繪效果圖
A區塊:谷布神山藏醫藥文化旅游區
本區域規劃將實現三大功能板塊:
一是依托日通鄉藏醫藥廠,通過藏醫藥文化博物展覽館、藏醫藥文化交流中心、藏醫藥文化活動廣場、民俗演藝中心以及游客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,形成藏醫藥文化核心展示區;
圖:日通鄉藏醫藥文化展示核心區鳥瞰效果圖
二是依托谷布神山森林、溫泉、溶洞等自然資源,開展騎馬、徒步、森林觀光、溫泉洗浴以及溶洞探秘的旅游產品,構建谷布神山森林度假體驗區;
圖:凍多村旅游服務點/游客中心效果圖
圖:森林度假木屋設計方案
三是延伸藏醫藥文化核心展示區,向谷布神山片區拓展,依靠擴大藏醫藥材種植范圍,形成規?;N植基地,中遠期可依托種植基地開展藥材采摘、加工制作等體驗式旅游活動。
通過藏醫藥文化展示、溫泉藥浴、森林度假體驗等產品開發,實現景區產業化全面升級,將原有單純藏醫藥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,建成國內首家以藏醫藥產業與旅游產業共融發展的新型旅游業態,將谷布神山以“藏醫藥文化”為核心品牌推向市場。
B區塊:翁達崗村康巴風情體驗度假旅游區
圖:區域鳥瞰效果圖
該區位于整個嘎瑪溝生態文化走廊旅游區的中間位置,在規劃空間體系中屬于重要的中途休息節點。
該區域是景區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,一方面可依托民族手工文化、康巴民俗風情、吸引外地游客市場,同時也可以通過水庫觀光,水上娛樂休閑、餐飲度假等吸引昌都地區本地客源市場,遠期可以發展會議度假等產品。
圖:商業街效果圖
圖:民族手工技藝(銅佛鍛造)傳習中心效果圖
C區塊:約巴鄉原始森林觀光體驗區
該區自然資源豐富,有成片的原始森林和自然溫泉,游客置身其中可享山林之美,可浴溫泉之暖,配套的基礎設施,讓游客賓至如歸;宗教文化較為深厚,拉登寺坐落在該區,游客在體驗森林徒步之余,還可以到藏廟中凈心參佛。
圖:森林游客服務中心效果圖
D區塊:嘎瑪鄉特色手工藝文化旅游區
圖:民俗手工藝與民風體驗區鳥瞰效果圖
嘎瑪鄉特色手工藝文化旅游區著重依托嘎瑪鄉所在地里妥村,配套建設旅游服務中心、民俗活動演藝中心,修建民族手工技藝傳習中心,集展示、銷售以及技藝培訓等功能于一體,推行前店后作坊的模式,既展銷成品手工藝產品,同時也展示加工制作過程,在過程中,保護、展示和傳承民族手工技藝文化。
圖:主入口景觀效果圖
圖:游客服務中心效果圖
圖:民俗文化演藝中心效果圖
圖:民族手工技藝(唐卡繪制)傳習中心效果圖
圖:民族手工紀念品銷售商業街
【一】中國·成都·高新區盛安街133號匯錦廣場6棟A座1301 電話:+86—28—87792530 87792531 郵箱:cdyjyh2003@163.com
【二】中國·西藏·拉薩市曲米路74號宏盛小區宏績大廈三樓 電話:+86—891—6372800 6373773 郵箱:cdyjyh2003@163.com